當前位置: 首頁  曆史欄目  bet88平台   學院榮譽
學院榮譽
學院榮譽

注:此欄目仍在建設之中,歡迎各位老師審核和補充,相關資料報院辦


國家和省部級榮譽(集體)

2021年,我院一項目“創造太陽——助推‘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服務平台”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2021年,省教育廳發文公布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和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名單,我院王誌遠教授和蘇玉亮教授獲評“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孫寶江教授牽頭的“海洋油氣井鑽完井理論與工程”團隊獲評 “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

2021年,第十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全國總決賽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5支入圍國賽隊伍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

2021年,我院四個項目獲第七屆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2021年,石油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1年,石工(卓越)1807團支部榮獲“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稱號

2021年,第十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齊魯賽區)我院學生獲一等獎

2021年,《油田化學(中英文版)》、《油藏工程原理與方法(第3版)》、《鑽井工程理論與技術(第2版)》、《油層物理學》4種教材入選2020年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

2021年,學院多個集體及個人獲黨內表彰

2021年,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21年,教育部公布2021年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教學研究示範中心認定結果,《中外石油文化》和《石油工程與創新》課程獲評國家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張衛東教授獲評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中外石油文化》和《石油工程與創新》課程團隊獲評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2021年,第十一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總決賽我院學生“探海先鋒”團隊獲賽事最高獎項特等獎(卓越杯)

2021年,張衛東教授負責的兩門課程《中外石油文化》與《石油工程與創新》入選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課程思政示範項目,以張衛東教授為主要教學團隊成員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入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

2021年,我院海洋油氣工程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入選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是繼2019年石油工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之後,我院又新增的兩個入選專業。至此,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所有專業全部步入國家級一流專業行列

2021年,學院黨委順利通過首批全國黨建標杆院係培育創建單位驗收

2021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教材獎)評獎結果。我院王業飛教授主編的《應用物理化學》、穀建偉教授主編的《油氣田開發設計與應用》均獲教材獎一等獎。步玉環教授主編的《油井水泥石微裂縫自愈合理論研究》獲圖書獎一等獎,周衛東高級工程師主編的《高階煤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叢書卷三:煤層氣鑽完井新技術》獲圖書獎二等獎

2021年,我院2020年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獲佳績

2020年,《海洋深水鑽井平台認知及關鍵作業程序實訓》和《鑽井與壓裂虛擬仿真綜合實訓》兩門課程入選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年,“‘粒’挽狂瀾——油田延壽增油特效藥”項目是由學院教師趙光、戴彩麗、李敬皎指導,博士研究生劉逸飛、楊寧、孫寧、李嘉鳴等獲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

2020年,《中外石油文化》、《海洋深水鑽井平台認知及關鍵作業程序實訓》、《鑽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滲流力學》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年,博士研究生劉逸飛負責項目“‘粒’挽狂瀾——油田延壽增油特效藥”和碩士研究生張凱傑負責項目“智源壓裂——新一代智能壓裂設計服務領跑者”獲“建行杯”第六屆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金獎

2020年,第三屆山東省專利獎獲獎:戴彩麗、趙光、趙明偉等發明的“凍膠分散體連續在線生產及注入一體化方法”(專利號:ZL201210506274.9)獲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管誌川、劉永旺等發明的“井下增壓提速係統”(專利號:ZL201210207320.5)獲山東省專利獎二等獎

2020年,學生獲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一等獎

2020年,《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研究與實踐》獲第六屆青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體創新獎

2020年,第二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總決賽在線舉辦。我院本科生趙海龍、劉雪琪、袁紅星、張辰雨組成的團隊獲二等獎,本科生胡俊傑、付海華、路建社、陳恒組成的團隊和劉誌、廖智傑、翟格琪組成的團隊三等獎,劉玉泉獲評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9年,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全國石油高校院係唯一)

2019年,山東省教育係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9年,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9年,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工作案例

2019年,深層與非常規油氣研究中心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2019年,學生獲首屆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特等獎

2019年,學生獲第九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一等獎

2019年,學生獲第九屆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獲特等獎

2019年,學生獲SPE亞太區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亞軍

2019年,學生獲PetroBowl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全球總決賽全球24強

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批複,培育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係(全國100個)、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全國50個)、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全國100個)

2018年,教育部科技司批複加快建設非常規油氣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8年,學生獲第八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特等獎

2018年,SPE亞太區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冠軍及全球十六強

2017年,學院獲批國家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

2017年,我院學生榮獲第七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3項一等獎

2017年,《油田化學》(趙福麟主編)和《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張琪主編)入選中國高被引圖書各學科TOP3名單

2017年,我院團委官方微博“@薈萃石工”榮獲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山東團委係統政務微博

2016年,院工會榮獲山東省教育工會濰坊片區先進基層工會

2016年,“複雜油藏開發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論與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獲得滾動支持

2016年,SPE總部授予石大SPE學生分會2016年度“Gold Standard”稱號

2016年,我院學生在第六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中榮獲4項一等獎

2015年,石工1202團支部獲評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團支部”

2015年,我院“向陽花公益助學團2015暑期四省四校圓夢助學公益活動”項目在2015年遠洋“探海者”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評選中獲評優秀並得到資助

2015年,我院兩支學生代表隊獲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2015年,李根生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5年,我院團委微博“@中石大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團委”獲評山東省十大團委係統微博

2015年,我校SPE學生分會獲“Gold Standard”稱號

2015年,我院學生“朝氣蓬勃”隊在第五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奪得賽事最高獎項――“卓越杯”

2015年,我院李夢來等5名同學獲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亞太區)亞軍

2015年,校友楊華出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

2015年,校友袁光宇、郭士生榮獲全國勞動模範

2013年,油氣井工程係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

2013年,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學生會榮獲“全國高校優秀社團”

2012年,姚軍教授負責的油氣田開發工程創新團隊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並記集體一等功

2012年,以姚軍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複雜油藏開發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論與技術”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2012年,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經驗收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2年,石油工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2年,《石油工業概論》入選山東省精品課

2012年,學院被評為“山東省國際合作與交流先進集體”

2012年,中石大中原油田石油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入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2011年,學院黨委被山東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1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

2011年,石油工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2010年,以孫寶江教授為帶頭人的“海洋油氣井鑽完井理論與工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2010年,《油藏工程》入選國家精品課,《采油工程》入選國家網絡精品課

2010年,以管誌川教授為帶頭人的“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入選   國家級教學團隊

2009年,學院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

2009年,“石油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油田化學》入選山東省精品課程

2008年,《鑽井工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

2008年,學院學生黨總支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評為2007—2008年度“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2007年,學院學生黨總支被山東省委高校工委評為2006—2007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7年,石油工程專業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特色專業

2007年,《采油工程》入選山東省精品課程

2006年,石油工程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品牌專業

2006年,《油藏工程》入選山東省精品課程

2006年,學院團委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全省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先進單位”

2005年,《鑽井工程》、《工程流體力學》入選山東省精品課程

2000年,鑽井教研室黨支部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1998年,石油工程係團總支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青春立功先進團總支”

1997年,石油工程係青年誌願服務隊榮獲全國優秀“三下鄉”服務隊稱號

1995年,采油研究所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先進科技集體”

1991年,高壓水射流研究室被山東省教委、科委、計委、經委、人事廳聯合授予“高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

1991年,射流研究室被評為“科技興魯先進集體”

1989年,射流研究室被評為“全國能源工業先進集體”


國家和省部級榮譽(個人)

2021年,我院海洋油氣工程專業2019級本科生劉雲霆,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2019級碩士研究生康鑫獲“王濤英才獎學金”

2021年,戴彩麗教授獲孫越崎能源大獎

2021年,楊永飛獲“強國青年科學家”稱號

2021年,宋文輝博士後入選第六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2021年,學院多個集體及個人獲黨內表彰

2021年,校友王振平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1年,劉帥辰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一等獎

2020年,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2014級博士生楊仁鋒榮獲第二十九屆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2020年,趙曉珂獲評2020年度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2020年,石油工程2002級校友李曉東、石油工程2003級校友唐永亮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2020年,姚軍教授當選為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SPE)榮譽會員。該榮譽會員是SPE向個人頒發的最高榮譽,自1941年設立以來,全球僅有156人獲此榮譽,姚軍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2020年,趙明偉副教授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七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三等獎

2020年,2018級本科生王俊獲山東省大學生“青春貢獻獎”

2019年,王誌遠教授獲評“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島市優秀教師

2019年,戴彩麗教授當選山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副主席

2019年,張凱教授入選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2019年,楊永飛副教授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19年,王宇赫教授、李航宇教授入選特聘教授

2019年,孫寶江教授、邱正鬆教授、侯健教授獲“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2019年,呂健入圍2019年福布斯教育行業30位30歲以下精英

2019年,馬搏獲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9年,博士研究生王鵬祥獲第17屆全國膠體與界麵化學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2018年,侯健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8年,管誌川教授榮獲“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

2018年,龐學玉教授入選特聘教授

2018年,王誌遠教授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18年,張凱教授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18年,姚傳進副教授入選山東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

2018年,範海明副教授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三等獎

2018年,馬搏入圍2018年福布斯教育行業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並獲評“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

2017年,孫金聲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7年,王誌遠教授獲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山東青年科技獎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17年,張凱教授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7年,時晨副教授入選“國外專家”創業人才項目,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2017年,賈寒、王川在山東省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

2017年,呂健入選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7年,2013級學生李儒鵬的優秀事跡入選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並在《人民日報》2017年2月22日14/15版刊發

2017年,時晨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

2017年,戴彩麗入選山東省首批智庫高端人才

2017年,李兆敏、戴彩麗教授獲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7年,呂健獲得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並榮獲“王濤英才獎學金” 

2016年,張衛東、張黎明榮獲山東省教育工會濰坊片區優秀工會幹部

2016年,王誌遠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2016年,曹傑獲第三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指導教師

2016年,雷光倫獲評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戴彩麗獲評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姚軍獲評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姚軍獲評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管誌川獲評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戴彩麗教授入選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

2016年,張繼慶獲評第二屆“互聯網+”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6年,王誌遠副教授入選2016年“國家優青”

2016年,戴彩麗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6年,侯健教授入選2016年“國家傑青”

2016年,院黨委書記張衛東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並光榮出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

2016年,院黨委副書記王林被中共山東省高校工委授予“山東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6年,院黨委書記張衛東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6年,油氣井工程專業2014級碩士研究生馬搏獲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6年,戴彩麗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2016年,侯健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6年,張繼慶獲評第六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先進個人

2016年,姚軍、孫寶江教授入選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

2016年,一顆小行星以校友王德民院士命名

2016年,蔣平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資助

2015年,戴彩麗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5年,戴彩麗教授獲第四屆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2015年,王靜獲評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2015年,2013級本科生劉冠男和曾星傑入選2015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百強名單

2015年,孫曉飛獲2016年國際埃尼獎提名

2015年,研究生馬搏獲2015年SPE明星獎學金

2015年,姚軍受邀成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力學學科編委

2015年,張繼慶獲評第五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先進個人

2015年,張貴才獲評青島市勞動模範

2015年,趙曉珂獲第七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

2015年,院黨委書記張衛東同誌工作案例入選中組部《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案例》

2015年,馮其紅教授獲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5年,姚軍教授入選“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

2015年,戴彩麗教授榮獲“2014青島最具影響力女人”

2015年,戴彩麗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5年,姚軍教授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2015年,侯健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4年,趙曉珂獲山東省優秀輔導員稱號

2014年,趙曉珂獲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華北賽區二等獎

2014年,管誌川獲“全國模範教師”

2014年,戴彩麗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4年,馮其紅獲“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3年,步玉環被省教育工會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3年,戴彩麗獲青島市“雙建”活動建功立業“十佳個人”

2013年,姚軍獲獲青島市“雙建”活動建功立業優秀個人

2013年,邱正鬆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12年,邱正鬆、戴彩麗榮獲“青島市勞動模範”

2012年,侯健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2012年,李愛芬獲青島市高校教學名師

2012年,董長銀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

2012年,侯健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2年,孫寶江被聘為“十二五863計劃主題專家組專家

2012年,姚軍被聘為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滲流力學專業組副主任

2012年,戴彩麗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1年,孫寶江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齊魯先鋒共產黨員”稱號

2011年,管誌川獲“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2011年,張衛東獲“山東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1年,馮其紅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侯健獲青島市青年科技獎

2011年,王成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2010年,戴彩麗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0年,戴彩麗被評為第五屆“齊魯巾幗發明家”

2010年,戴彩麗成為山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資助者

2010年,管誌川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0年,馮其紅獲青島市青年科技獎

2010年,孫寶江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0年,戴彩麗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0年,孫寶江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10年,戴彩麗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9年,馮其紅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2009年,戴彩麗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9年,姚軍入選新世紀百千萬優秀人才國家級人選

2009年,孫寶江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

2009年,葛際江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09年,王海文被評為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9年,王海文被評為第十一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8年,姚軍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08年,馮其紅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標兵”稱號

2008年,張希秋被評為“山東省優秀輔導員”

2007年,葛際江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7年,李作會、朱寬亮被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

2007年,王海文被評為第十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6年,管誌川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2006年,姚軍獲山東省首屆“研究生優秀指導教師”

2006年,張貴才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6年,管誌川榮獲第七屆“齊魯晚報杯”山東高校十大優秀教師

2004年,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學生張義、齊俊羅獲得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

2004年,黃少雲被評為中石油集團公司優秀就業指導教師

2003年,張貴才獲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優秀獎”

2003年,張貴才獲團省委、省青聯“山東省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

2003年,李根生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3年,李根生被評為山東省千名知名專家

2003年,王海文被評為第八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2年,劉慧卿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教師獎

2002年,學生趙洪山獲孫越崎教育科技基金“優秀學生獎”

2002年,李根生獲山東省總工會“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2002年,黃少雲被評為中石油集團公司優秀就業指導教師

2001年,沈忠厚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學部院士

2001年,李根生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這是我校首次獲得該項基金資助

2001年,李兆敏被評為山東省高校科研管理先進個人

2001年,葛洪魁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1年,王效美被評為山東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者

2001年,張衛東被評為山東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者

2000年,李根生入圍“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2000年,王瑞和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00年,徐依吉獲得“中國專利山東優秀發明獎”一等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記一等功

1999年,王瑞和榮獲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勞動模範稱號

1999年,李根生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9年,趙福麟被評為全國歸僑者先進個人

1999年,葛洪魁被評為山東省高校教學管理先進個人

1999年,徐依吉被評為山東省千名知名專家

1999年,徐依吉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8年,張琪獲得孫越琦科技教育基金1998年度“能源大獎”

1998年,李根生獲得由中組部、人事部和中國科協聯合評選的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8年,韓誌勇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1997年,石油工程係青年誌願服務隊榮獲全國優秀“三下鄉”服務隊稱號

1997年,趙福麟榮獲山東省“十大優秀教師”

1997年,張琪榮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鐵人科技成就獎”銅獎

1997年,韓誌勇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1997年,韓誌勇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高校優秀教師

1997年,姚軍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高校優秀教師

1997年,張衛東獲山東省團省委“青春立功獎”

1997年,王建忠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指導者

1995年,沈忠厚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專利發明者”

1995年,張琪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優秀教師”

1995年,趙福麟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

1995年,趙福麟榮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勞動模範

1995年,張琪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先進工作者”

1995年,周曉君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先進工作者”

1995年,張琪被評為山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5年,石油工程係93級學生張相國獲“中國大學生跨世紀發展獎學金”優秀獎

1995年,丁崗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實驗室工作先進個人

1995年,黃少雲獲山東省團省委“青春立功獎”

1993年,尹宏錦、李健鷹、張琪三位教師榮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1993年,張琪當選為山東省第七屆政協委員

1993年,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首次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沈忠厚教授受到重獎

1993年,張琪榮獲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3年,沈忠厚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3年,徐依吉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3年,沈忠厚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1993年,陳庭根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1993年,黃少雲被評為山東省學雷鋒先進個人

1992年,劉希聖、沈忠厚教授成為我校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2年,尹宏錦、張琪、李健鷹獲總公司首批“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稱號

1992年,高德利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1992年,開發係學生孫琦、吳淑紅、姚婷婷獲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

1991年,沈忠厚被評為“國家科學研究事業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1年,孫士孝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評為“七五”石油教育先進個人

1991年,陳庭根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1991年,尹宏錦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1年,黃少雲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1991年,丁崗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實驗室工作先進個人

1989年,陳庭根被評為全國教育係統勞動模範

1989年,沈忠厚被評為能源係統特等勞動模範

1988年,尹宏錦被評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1988年,陳庭根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87年,蔡鏡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

1986年,莊錦江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實驗室先進個人”

1985年,陳庭根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

1962年,在大慶石油會戰中,采油五年級學生袁秀明擔任了鬆遼第一女子采油隊隊長,中央新聞紀錄影片長為她拍了新聞紀錄片

1960年,鑽井55級和鑽采係電子計算機製造小組獲“北京市高校先進集體”

1960年,鑽采係學生竟德亮、夏月泉、陳大方、崔己男、聶國棟、朱誌遠、溫玉堂、王德儒、陳生琯被授予北京市高校“優秀學生”稱號,並出席北京市表彰大會

1959年,石油鑽采係油田開發實驗室獲北京市“先進集體”稱號,洪世鐸、胡湘炯、田德連獲“先進工作者”稱號,並出席北京市群英會

1956年,石油鑽采係學生在北京首都機場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並合影留念


學校勞動模範獲得者

呂開河(2018-2019年度)

戴彩麗(2013-2015年度)

趙修太(2011-2013年度)

杜殿發(2009-2011年度)

程遠方(2002年度)

王瑞和(1998年度)

韓誌勇(1996年度)

沈忠厚、張琪(1993年度)

張 琪、沈忠厚、趙福麟(1992年度)

陳庭根、蔡鏡倫(1986年度)

莊錦江(1984年度)


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2019年,步玉環和付光明

2016年,杜殿發

2011年,管誌川


學校教學名師

2016年,穀建偉

2015年,程遠方

2014年,李明忠

2013年,步玉環


學校師德標兵

2016年,陳德春

2014年,王海文

2013年,崔傳智

2010-2011年,李愛芬


勝利育才獎獲得者

蘇玉亮(2010年度)

陳建民(2008年度)

步玉環(2006年度)

倪玲英(2004年度)

付  靜(2002年度)

秦積順(2000年度)

李愛芬(1999年度)

王德新(1998年度)

張衛東(1998年度)

趙福麟(1997年度)

韓誌勇(1996年度)

吳學東(1995年度)


教學及科研獲獎

國家級獎勵

2021年,《Oilfield Chemistry(油田化學)》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2020年,時晨教授負責的“深水柔性海管產品研發及工程應用”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特等獎

2020年,戴彩麗教授發明的“鋯凍膠分散體複合驅油體係及其製備方法(ZL201310595858.2)”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2019年,“石油工業概論”獲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9年,“鑽井與壓裂虛擬仿真綜合實訓”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2018年,我院趙福麟教授主編的《油田化學》,張琪教授主編的《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分別位列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2016版《中國高被引圖書年報》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第一名、第二名

2017年,孫寶江教授負責的“石油工程專業立德樹人協同培養係統研究與實踐”獲評中國石油教育學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7年,孫寶江教授負責的“基於鑽井環空井筒多相流動計算的控壓鑽井方法”入選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

2017年,王誌遠教授負責的“海洋鑽井井筒安全壓力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獲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技術開發類二等獎

2017年,王森、任博和任韶然2016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2017年,蒲春生教授參與完成“延長油區千萬噸大油田持續上產穩產勘探開發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姚軍教授參建的“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國家工程實驗室

2017年,博士生呂其超等完成的“非常規油氣藏清潔泡沫壓力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獲省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2016年,張凱榮獲全國工程教育指導委員會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優秀獎

2015年,2014級研究生宮智武獲第六屆國際學生石油大會論文賽冠軍

2014年,能源戰略視閾下的石油工程國家特色專業改革與建設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完成人:管誌川,姚軍,孫寶江,王瑞和,程遠方,李明忠,陳德春,林英鬆,王業飛,孫仁遠,倪玲英

2013年,“高含水油田化學驅滲流理論與開發方法及工業化應用”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人:侯健,陳月明,劉東,杜慶軍;

2013年,“微細雙梯形縫防砂篩管及其精密等離子加工與工業化應用技術”獲教育部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二等獎,完成人:劉永紅,李兆敏,李小朋,董長銀,紀仁傑;

2013年,“化學驅滲流理論與開發技術及其在高含水油田的工業化應用”獲教育部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人:侯健,陳月明,周康,杜慶軍,張順康,高達;

2013年,張貴才完成的“碳酸鹽岩油氣藏轉向酸壓技術與工業化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2年,牛繼磊參與完成的“水力噴砂射孔與分段壓裂聯作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牛繼磊為第三完成人;

2012年,我院作為第五完成單位參與的“海上綏中36-1油田叢式井網整體加密開發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年, 侯健教授參與的“勝利油田邊際稠油高效開發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戴彩麗、馮其紅、趙福麟等完成的“高含水油田優勢通道定量描述與調控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姚軍作為第二完成人的“特低滲透油藏有效開發非線性滲流理論和開發方法及其工業化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管誌川參加完成的“中國南海西部海域複雜構造安全快速鑽井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蔣官澄參加的“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油層保護與改造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李根生、孫寶江、沈忠厚、黃中偉、馬家驥、汪誌明、牛繼磊、張德斌、徐依吉、周長山等完成的“自振空化射流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沈忠厚、徐依吉、王瑞和、李根生、陳紅兵等人研製的“加長噴嘴牙輪鑽頭”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96年,張琪、李炳輝、孫大同等人完成的“采油方式綜合分析與決策係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張琪等參與的“改善棗園開發效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沈忠厚教授等發明的“加長噴嘴鑽頭”在北京“中國專利十年成就展”上榮膺金獎。

1993年,趙福麟、陳月明、薑漢橋、張貴才等完成的“區塊整體堵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