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長征曆史,續前行之壯誌

發布時間:2025-02-12瀏覽次數:10

210日,紅跡實踐隊一行懷揣著對曆史的敬畏與對英雄的緬懷,踏上了前往紅軍長征湘江博物館的參觀學習之旅。博物館內,一係列珍貴文物和生動照片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將實踐隊員們帶入了那段崢嶸歲月。

步入湘江戰役介紹館,實踐隊員們的目光被無數長征中湘江戰役的文物緊緊吸引。牆上的介紹詳盡而深情,將這場被譽為“長征途中最慘烈的一戰”的戰役娓娓道來。中央紅軍在湘江河畔與國民黨軍展開了七天七夜的殊死搏鬥,炮火連天,硝煙彌漫,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紅軍戰士的鮮血與汗水。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勇於犧牲的精神,突破了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但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部隊指戰員和中央機關人員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至3萬餘人。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為紅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更為長征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民謠“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雖略顯誇張,卻生動描繪了當年戰鬥的慘烈程度,同時也彰顯了紅軍戰士們的英勇與堅韌。

隨後,實踐隊員們漫步於園區內的其他紅軍長征紀念館,這些紀念館如同一部部生動的曆史教科書,全麵展示了長征的全過程。從紅軍戰士們如何披荊斬棘、突破重圍,到他們如何爬雪山、過草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難,最終勝利會師的壯麗史詩,無不令人震撼。長征,作為一次保存紅軍軍事實力的生死戰,不僅考驗了紅軍的軍事素養和戰鬥意誌,更錘煉了他們不屈不撓、勇於勝利的革命精神。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紅軍戰士們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他們認識到,長征的成功不僅得益於領導者的智慧決策和正確指揮,更離不開無數舍小我、顧大局的戰士們的默默付出和英勇犧牲。這些寶貴的革命精神,是新時代青年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將充分利用這次實踐活動的感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踐行長征精神,積極貢獻社會、服務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作者:廖子丫 趙一恒 拍攝:徐煒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