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獎·丁宇

發布時間:2019-09-06瀏覽次數:1347

丁宇,女,中共黨員,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石油工程專業2016級本科生。專業排名29/276,已推免至本校油氣田開發專業。2019-2020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獎獲得者,現任中國石油大學學生會副主席(2019-2020學年上學期輪值主席),曾任向陽花公益助學團隊團長,院社團聯副主席,創見新媒體工作室秘書長,校團委社會實踐與誌願服務指導中心兼職團幹等職務。曾獲綜合優秀一等、二等,勝利成獎學金共十一項;曾獲山東省優秀畢業生、校“思美之星”、校“公益之星”、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曾在“三下鄉”期間組織社會實踐隊伍12支,入選“青年中國行”百強團隊一支;獲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服務隊三支、校優秀實踐隊三支;同十餘家公益機構合作,並籌集社會資金資助六萬餘元,衣物、圖書、文體用品萬餘件;任美麗中國校園大使期間共為鄉村輸送兩名優秀畢業生;任校學生會副主席期間,推進學生會構架改革,優化學生會工作製度,在人員精簡至原有人數五分之一的情況下,保證傳統工作有條不紊,學生活動推陳出新,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誰不曾是倔強青銅?

如果大學是一場大亂鬥,那麼對於丁宇來說,她選擇的身份是平平無奇的學生幹部。

在創見新媒體工作室,她學著遇見更好的自己,從ppt小白到可以獨自完成ppt九圖工作,最後為@共青團中央,@山東共青團等提供微博九圖,丁宇和薈萃石工微博部一起成長起來。而成長的過程是由一次不落的培訓和從不拒絕的突發任務組成的。宣傳工作讓丁宇認識到學生幹部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擔當。

在向陽花公益助學團隊,丁宇學到的不僅是愛心,更學會了做好一名學生幹部就是把別人都不願意做的工作,當成自己的獨家絕活。公益助學團的工作複雜且多變,丁宇拉過外聯,做過海報,策劃過活動。從青島到煙台,她在大大小小的論壇中學習大學生公益理念。從外出學習到主動邀請,她把更多論壇和優秀個人邀請到學校,為更多人帶去更專業的公益實踐指導。代表團隊獲得“走向西部”校園答辯團隊最高分;成功邀請來“一公斤盒子”CEO來我校培訓。丁宇選擇把別人害怕的麻煩當做成長的機會。學生幹部就是做著平平無奇的工作,享受著做一個倔強青銅努力升級的滿足感。

如果激情褪去,請把責任留住

當熱情退去,學生幹部要做的是守住初心,不負期望。

成為“向陽花”第一任女團長;成功取得“走向西部”分享會承辦權,邀請華東地區五十餘支團隊來我校參加分享會;招募社團史上最多團員,開展兩周一次的高頻培訓,每月一個的精品活動;聯合愛隨心行等社團舉辦“益微青年十二城宣講”;經曆為期兩個月的三輪麵試,入選 “西部陽光V行動”——隊長計劃,同時擔任隊長和團長的雙重身份。團隊入選“童願計劃”;取得靈青公益合作資格;首次嚐試調研,並入選“青年中國行”百強團隊;參與“阿克蘇諾貝爾”、“知行計劃”等多個公益項目的選拔,完成盡五萬字文字稿;組織團隊共四支隊伍分赴三地進行學習培訓。

對於她而言,褪去倔強青銅的激情,身上多的是信任,要守住的是責任。

學生幹部從來沒有“最強王者”

對於丁宇而言,公益像是貼在她身上的標簽。跳出舒適圈,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她選擇了校學生會。作為2019-2020上半學期的輪值主席,她麵臨的首要任務是在學生會改革的前提下,快速讓學生會適應人員精簡到原有人數五分之一的全新工作模式。扁平化開展工作,項目化組織活動,工期倒排任務精確到人。她和主席團主動承擔更多工作,加強校院班三級聯動,加強校會與研會、社團及團委各部門合作。在如期開展傳統活動的同時,創造性的開展了“健身節開幕式”——做到三千學子齊聚體育場的健身盛況;“善學班級”係列活動——加強院校班三級聯動建設石大學風等活動。

在學生會改革下,沒有誰可以成為學生工作的“最強王者”。麵對質疑,她給予同伴鼓勵,積極溝通;麵對問題,她敢於承擔,不斷調整學生會團隊結構。疫情期間,校學生會聯合各級學生會、學生組織有條不紊的開展線上“思美節”、各類雲活動,都是學生會工作能力最好的體現。對丁宇而言,這也是全新的工作對自己最好的肯定。

學生幹部的身份陪伴著丁宇走過大學四年的時光,從社團幹事到學生會主席團,從技能學習到思考建設。她用行動做好一個平平無奇的學生幹部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