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石油魂
“石油魂·劇團”赴威海學習:觀演悟精神,汲取創作新動能
作者:張彥緹 發布者:王靜 審核人:陳銀噸 發布時間:2025-05-20 訪問次數:10

【本站訊】5月16日至17日,“石油魂·劇團的成員跟隨“能源報國·能源強國”威海實踐團前往威海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實踐學習。活動以“場景體驗+文物解讀+現場教學”模式,讓成員在曆史脈絡中感悟愛國精神,其中地雷戰景區實景演出《地雷戰》的震撼呈現,與石油魂劇團經典朗誦《永遠的鐵人》、大師劇《沈忠厚》的精神內核形成深刻聯動,為藝術創作與宣講工作提供了多元靈感。

海陽地雷戰景區,實景演出《地雷戰》通過實景舞台、特效還原與群眾演員互動,鮮活再現了膠東軍民利用“石雷”“絆雷”等戰術痛擊日寇的曆史場景。炮火轟鳴的現場,軍民協同作戰的逼真演繹,讓“人民戰爭”的強大力量具象可感。這一沉浸式敘事模式啟發石油魂劇團:在表現形式上,可借鑒其對曆史細節的考據式呈現,如在《沈忠厚》劇本中增加老式計算尺、實驗手稿等道具,還原科研場景的真實質感;在《永遠的鐵人》朗誦中,融入大慶油田“人拉肩扛運鑽機”的音效與光影特效,通過鑽機轟鳴、風雪呼嘯的環境渲染,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石油創業的艱辛。同時,《地雷戰》中“群眾演員傳遞情報”的互動設計,啟發劇團在《永遠的鐵人》朗誦中增設跟讀“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經典台詞的環節,增強情感共鳴與參與感。

實踐行中郭永懷“舍身護密” 的家國情懷,為塑造科研人物提供了精神參照。《沈忠厚》可圍繞 “科研抉擇” 深化戲劇衝突,呼應科學家 “以身許國” 的擔當;《永遠的鐵人》朗誦則可通過 “曆史語錄” 與“當代影像”的時空穿插,展現鐵人精神在科技時代的傳承與進化。一戰華工紀念館、毛澤東像章館等紅色資源,更啟示創作可從 “人民智慧”“自立自強” 等維度切入,將石油精神與民族抗爭史、奮鬥史有機聯結。

石油魂劇團成員張彥緹在觀摩後深有感觸:“無論是《地雷戰》中軍民團結的智慧,還是郭永懷先生‘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擔當,都讓我真切感受到‘愛國’二字的重量。作為石油行業宣講者,我們在打磨《沈忠厚》《永遠的鐵人》等作品時,要學會從曆史細節中提煉精神火種。未來我們的創作,應該更注重用‘小切口’呈現‘大情懷’,讓觀眾在具體的場景、道具、人物故事中,觸摸到石油精神與紅色基因的內在聯結。”

此次實踐行以多元紅色資源為創作“富礦”,推動 “人民智慧”“家國擔當” 與 “石油奮鬥” 在藝術層麵深度交融。後續,宣講團將以觀演感悟為起點,優化《沈忠厚》《永遠的鐵人》等作品的敘事方式,通過曆史真實與藝術感染力的結合,讓石油精神在舞台上煥發時代光芒,激勵青年以奮鬥姿態傳承紅色基因、守護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