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書院
【博采書院·金課】學院順利舉辦“匠心黃島,探秘堆繡”非遺文化實踐活動
作者:冉曦 荊成琰 發布者:張家馨 審核人:陳銀噸 發布時間:2025-04-28 訪問次數:10

【本站訊】剪堆生花傳古韻,絲帛凝彩繪新篇。4月19日下午,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團委於綜合樓A座401順利舉辦“匠心黃島,探秘堆繡”非遺文化實踐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孫氏堆繡非遺文化傳承人孫展平進行宣講,旨在通過宣講和技藝實踐,帶領同學們深入了解堆繡藝術的曆史文化價值及工藝精髓,感悟傳統匠人精神與藝術智慧。

匠心話傳承,堆繡述古今

活動伊始,孫展平以實物展示與圖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係統梳理孫氏堆繡的曆史淵源與核心技法。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分支,孫氏堆繡以“剪”、“堆”技法為核心,強調自然意趣與藝術表達的有機融合。通過詳實講解,參會學生不僅深入認知堆繡工藝的獨特美學體係,更深刻體悟非遺傳承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妙語解新思,問答探精粹

互動環節中,孫老師與參會學生圍繞堆繡的傳承與發展展開交流。針對魯繡是否麵臨失傳危機、魯繡與其他繡品的區別等問題,孫老師耐心解答。她特別指出,魯繡以粗獷豪放見長,注重立體堆疊效果,與蘇繡的細膩柔美、湘繡的寫實生動形成鮮明對比,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非遺保護的思考。這些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參會學生對傳統刺繡藝術有了更全麵的認識。  


巧手觸非遺,絲帛承匠心

當理論知識轉入實踐場域,活動迎來高潮時刻。孫老師邀請參會學生進行非遺體驗,在孫老師的指導下,參會學生積極嚐試運用“剪”、“堆”技法製作簡易堆繡作品,指尖翻飛間,一幅幅生動的花朵逐漸成型,傳統技藝從“紙上”躍入“指尖”,使參會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非遺的獨特魅力。

匠心薪火傳古藝,青春錦繡繪新章。據悉,實踐先鋒班成員們懷揣著對非遺文化的熱忱,紮進黃島這片底蘊深厚的土地,針對不同的非遺選題,他們穿梭於古鎮街巷、鄉村工坊,開啟與非遺傳承人的深度對話之旅。自2024年10月開班以來,共有118位成員走出校園,累計調研24項非遺文化,形成了共6萬餘字的非遺文化調研報告。(攝影 饒淩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