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1
我院在全校國際化辦學會議上做典型發言
作者: 發布者:趙小明 審核人: 發布時間:2015-05-14 訪問次數:730

        5月13日,學校在逸夫樓禮堂召開2015年學校國際化辦學工作會議。副校長查明做工作報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閻子峰處長解讀有關文件,山校長做總結講話,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發展中心三個單位分別做典型發言。
         院長孫寶江在發言中,重點介紹了我院在國際化發展方麵的指導思想、措施機製與工作成效。他指出,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圍繞發展目標與辦學定位,以超前意識和規劃引領國際化辦學,取得可喜成績。在“十二五”規劃和班子任期任務書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的發展目標,一個重要的指標要素就是國際化水平。學院領導班子堅持開放發展、特色發展,從頂層設計入手,邀請院士專家出謀劃策,到知名大學調研學習,通過政策研判與差距分析,明確了我院國際化辦學的四項主要內容,即:師資與課程建設國際化、學生培養與學術交流國際化、科研平台與團隊發展國際化、管理服務體係國際化,以培養穩基礎、以合作提層次、以創新求拓展,加大對教師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開展國際教育的支持和激勵力度,形成了以點帶麵的良好局麵。
         在國際化發展的具體措施方麵,我院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麵做起:
         第一,緊抓師資隊伍與課程體係建設,優化管理與助推機製,著力提升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質量。重視國際化師資的引進與培養,海外博士學位人數逐漸增加,六個月以上海外學術經曆者超過30人,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舉辦了9期的“油藏管理碩士”,3名海外特聘教授每年來校為研究生講授必修課;機關人員中,已有2名管理幹部出國培訓,先後資助6名輔導員出國學習。課程建設方麵,建成教育部來華留學品牌課1門、“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1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探索全英文課程建設,在留學生中組建1個“全英語研究生國際班”,設置了7門課程。管理機製上,在全校率先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開設英文網站,完善學術交流、來訪專家、出國審批等工作規章,印製學院英文宣傳冊。
         第二,積極拓展合作平台與渠道,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不斷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內涵。新增非常規油氣高效開發“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團隊”,通過平台建設成功引進泰山學者1人;獲批山東省高端外國專家團隊,入選青島市國際合作平台,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共建實驗室。科研合作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課題”1項、殼牌公司課題1項,與英國利茲大學共同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1項。學生培養方麵,與國外6所高校簽訂聯合培養協議,累計派出本科生34人、研究生11人,其中2人獲得雙碩士學位、18人獲得雙學士學位;24名博士依托“國家研究生公派項目”出國聯合培養。2013年,牽頭成立了“SPE中國石油大學”學生分會,代表我國赴荷蘭參加“SPE全球石油工程知識競賽”,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等36支隊伍同台競技;今年又獲得亞太區亞軍,直通9月的全球總決賽,對拓寬學生視野和提升我校國際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密切與國外同行的技術交流,逐步拓寬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渠道。四年來,先後主辦數字岩芯技術、甲烷排放檢測技術、油田化學與稠油開采技術、滲流力學、水動力學等領域國際會議6場,吸引了許多國外學者和院士來校參會。邀請國外專家講學40餘場,學院或學科組隊出國交流6次,全院師生出國參會30餘場次,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上,多名教授應主辦方邀請和全額資助出國講學,學術影響力不斷擴大。

  (季林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