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2
第二屆教授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
作者: 發布者:係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3-11-14 訪問次數:1122
        近日,學院召開第二屆教授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討論學院今後四年的發展規劃及思路、審議教授委員會章程和學院學術活動資助辦法、討論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核心學術期刊目錄、研究青年教師骨幹人才隊伍建設等事宜。教授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3人出席會議,學院領導、院長助理、教授委員會秘書及青年教師發展促進會負責人列席會議,會議各討論環節分別由主任蒲春生、副主任邱正鬆、倪玲英主持。
        孫寶江院長代表班子介紹了學院今後四年的主要發展規劃及重點任務。他指出,圍繞“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的發展目標,一是堅持既定的學科發展戰依托“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和“211工程”,重視學科交叉、團隊與平台、新方向建設與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二是要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的原則,進一步改善人才成長環境和條件,引進高層次、緊缺型人才,強化科研團隊和公共科研平台建設,努力爭取在高層次研究平台建設上有所突破。三是突出“人才培養”主旋律,重點抓好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和教學改革,著力在精品課、教學名師及教學成果、“社會影響力”歸集分析等方麵下功夫,抓好教學成果的培育和申報工作。加大兩個新專業建設力度,加強對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支持和管理,探索專業碩士培養與科研工作聯動機製,增強研究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工程實踐能力,提升培養質量、擴大培養途徑;四是加強資源的優化配置,逐步解決實驗用房、研究生工作位缺口問題,通過建設高層次實驗平台、與國際國內大公司共建實驗室等措施,努力實現公共科研平台的效率最大化和資源公平化,集中優勢規劃國家層麵實驗室;五是在科研工作上堅持“質量、水平、學風、應用並重並舉”,通過申報基金、科研團隊建設、軟環境建設等措施,更加重視基礎研究、高水平論文、團隊協同等,凝練特色努力培育標誌性成果;六是努力提高國際化程度,在重視廣度的同時重視深度,做好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推進與俄、西歐等國家聯合培養工作,提高教師的英語授課能力,推進課程國際化,出台激勵與支持政策,發揮各係、學科在國際合作中的輻射作用;七是抓好文化傳承、服務保障與人文關懷工作,完善各類管理製度與程序,加強機關建設,提高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發揮教授、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會議審議通過了《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第二屆教授委員會章程》,修訂後的《章程》對常委會的產生、職責、工作規則、權利與義務等進行了規定,學院在職的正高級職稱的專家教授均可申請加入教授委員會,設立常務委員會,行使學術委員會職能,常委會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一屆任期四年。為更好地發揮教授委員會職能作用,《章程》還規定成立學科發展、教育教學、學術學風三個專門委員會,代表教授委員會落實好相關工作。會議還審議了“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學術活動資助辦法”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核心學術期刊目錄”。
        青年教師發展促進會負責人範海明介紹了目前我院入選學校“青年教師骨幹人才工程”人員的發展現狀,比較分析了我院青年骨幹教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教授委員會常委會圍繞青年教師發展及骨幹人才培養展開討論,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王瑞和副校長在總結講話指出,教授委員會是教授們行使學術權力的平台,廣大教授要樹立責任和義務意識,把學校學院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主動投身工作,以身作則、發揮示範作用,為推動學院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張玉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