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座談會暨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換屆會議在青島召開。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對兩年來在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方麵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我院獲評山東省國際交流與合作先進集體。
“理念引領方向,思路決定出路”,隻有與國際接軌才能適應人才培養與學院發展的需求,增強核心競爭力。學院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並作為學院內涵式發展的重要依托,理順體製機製,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加大組織國際學術會議的資助力度,鼓勵教師出國進修、參加學術會議,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在《學院教職工崗位考核辦法》中對教授組織國際會議做出明確要求,在青年教師發展促進會中營造國際交流的氛圍。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幾個方麵:
1、與國外合作交流的基地已經建成。學院所屬油氣田開發工程學科入選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組織實施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計劃”―油氣田開發工程創新基地,已與國外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2010年與美國懷俄明大學分別簽訂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議、研究生 “1+1” 聯合培養協議,目前已有15名本科生赴美留學,其中畢業5人,首批5名研究生已經赴美,另外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廷已經簽訂學生“2+2”聯合培養協議。2011年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簽訂協議共建孔隙級流動模擬研究中心實驗室;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中英聯合培養油藏碩士”項目已成功開展6期;引進美國密蘇裏科技大學白寶君成為我校特聘教授。
2、國外學術交流逐漸增多。組織承辦了國際學術會議4次,分別是多孔介質多尺度流動模擬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控製壓力鑽井和井控技術交流會、油氣行業甲烷排放檢測與回收技術國際研討會、數字岩芯分析技術國際研討會。分別組織學科團隊赴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英國赫爾瓦特大學和帝國理工大學開展智能油田開發、裂縫油藏模擬、孔隙尺度微觀滲流等交流與科研合作;赴美國密蘇裏科技大學、圖爾薩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交流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等。我院教師與研究生也紛紛走出校門,參加國際學術研討與交流會,主要包括:國際模擬技術大會(SimTech 2011)(德國)、第七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英國)、第十七屆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提高采收率會議(美國)、第十五屆國際高壓水射流會議(美國)、頁岩氣國際研討會(北京)。(證明材料見附件2)
3、吸引國外專家來華學術交流人數增多。以“唐島灣能源科技論壇”為依托,先後邀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聯酋等國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來院舉行學術報告,共計30餘場,教師及學生參加達2000餘人次。2011年成立學院國際事務辦公室,國家公派留學工作有序開展,5名教師以公派學者身份出國深造,7名研究生以國家“聯合博士培養項目”赴國外留學,2人被美國密蘇裏科技大學 “2+2” 聯合培養項目錄取,1人赴法國國立海事學院實習。(證明材料見附件3)
4、國外留學生人數逐漸增加。目前,石油工程(全英語)專業留學生共148人,我院為其開設了《流體力學》、《油層物理》、《油田化學》等16門課程,以及畢業設計、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年均授課量達826學時,2007、2008級已有35人順利畢業。
國際交流與合作照片掠影
2009年多孔介質多尺度流動模擬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國際控製壓力鑽井和井控技術交流會
2011年油氣行業甲烷排放檢測與回收技術國際研討會
2011年數字岩芯分析技術國際研討會
法國國立海事學院來院參觀實驗室
赴美國圖爾薩大學參觀多相流實驗室
與新南威爾士大學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簽署實驗室共建協議
向美國懷俄明大學客人贈送紀念品
美國密蘇裏科技大學白寶君成為我校特聘教授